武汉中德心理研究院

中国三千万青少年有情绪障碍,专家建议立法保护儿童心理健康

【侨报网讯】据统计,中国由精神疾病导致的疾病负担占非传染性疾病总负担的13%,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。而从全球范围来看,精神疾病的负担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,为第三大疾病负担源。《中国青年发展报告》显示,中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,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。相关数据同时表明,中国10%~15%的儿童存在焦虑抑郁、行为障碍等心理卫生问题,留守儿童群体内甚至高达30%。

据上海澎湃新闻报道,近日,针对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教授接受了采访。

陆林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从精神疾病的发生情况来看,中国儿童孤独症发病率近几年增加明显;在青少年中,由于学习压力导致的睡眠障碍与抑郁症的确诊率也逐年升高。要说挑战呢,有这样几个方面。

一是国家层面的立法。

二是社会支持系统的创建。

三是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。

常见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的增加,一方面和社会发展太快,竞争压力增加有关;另一方面也和公众对心理疾病的认识提高,使这类疾病更易被发现有关。

陆林指出,30年前,一个人如果愁眉苦脸、郁郁寡欢,周围人往往以为他在闹情绪,而现在大家慢慢认识到,他可能是抑郁了,会给他多些包容。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,远远超过癌症、心脑血管疾病等。人类的器官中,最复杂的就是大脑,对大脑的结构和功能,我们还知之甚少。

他认为精神疾病的复杂性、病因机制的不明确性,提示我们需要从国家政策、专业领域等层面,重视精神医学。在“中国脑计划”项目中,抑郁症、自闭症和老年痴呆成为最受关注的三个领域。希望通过“中国脑计划”创建抑郁症、自闭症、老年痴呆的队列研究,对脑部疾病的诊疗方法和干预措施开展进一步探索。

他还表示精神疾病对青少年及年轻人,尤其是15~30岁这个年龄段带来的负担尤其明显。这一年龄群体正是社会未来建设的生力军,精神疾病对患者本人及整个社会的影响都很大。具体到抑郁症,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。我们知道,首先研究发病机制要立足大量准确的数据样本,目前,中国抑郁症患病率约为5%左右,然而18岁以下青少年精神疾病的患病率,目前没有中国范围内的调查结果。这就需要由国家层面牵头进行顶层设计。(完)

中德资讯
BULLETIN BOARD
12345···179下一页
共179页到第 确定